书名&作者:一枝春by橙与白
书评:
聪慧商户女VS傲慢世子爷,探案复仇,打脸真香,傲慢与偏见。
将军府独女下嫁没落伯府世子那 年,曾是京中一段佳话。女主母亲捧着满箱嫁妆与满心信任,换得渣爹一句“一生一世一双人”的承诺。那些年将军府倾尽心力为渣爹铺路,渣爹待母亲也确实温情脉脉,可这份温情,终究在渣爹站稳脚跟、女主外祖父离世后,碎成了泡影——渣爹竟偷偷与远房表妹勾连,将誓言碾得稀碎。女主母亲性子烈,当即挥剑断情,带着年幼的女主远走江南。唯有哥哥,因自幼养在伯府老夫人膝下,最终选择留在了渣爹身边。
展开剩余73%
江南水乡养人,母亲改嫁的富商待她们母女如珠如宝,继父看女主的眼神,比亲爹还要热络。可商户圈子的偏见像根刺,总拿母亲二婚说事儿,连带着女主这个“拖油瓶”也被戳脊梁骨。就在那些被冷言冷语浸透的日子里,另一家富商的女儿笑着朝女主走来,递过一块桂花糕:“别理那些碎嘴子,咱们自己活得舒坦才要紧。”这份暖意,成了女主暗夜里的光,两人从分享胭脂水粉到无话不谈,情谊早已胜似亲姐妹。
三年前继父骤逝,家族里的人红着眼抢家产,是闺蜜攥着女主的手,陪女主挨过最难的时刻。可一年前,闺蜜随京城来的富商郎君回京后,信笺竟断了线,三四个月杳无音信。女主心头发紧,连夜奔往京城,暗查之下惊出一身冷汗:闺蜜哪是嫁了良人,竟是被那权贵出身的男人哄骗成了外室!恰在此时,渣爹的信像雪片似的飞来,十几次催女主回府。女主本想老死不相往来,可一想到伯府嫡女的身份或许能为闺蜜劈开一条路,还是咬着牙回了那个令人作呕的地方。
果然,渣爹没安好心。皇帝正打压贵族降爵,他舍不得把继室生的女儿当筹码,便想起女主这个“便宜女儿”,想拿女主的婚事换权势。女主又岂会任人拿捏?回府第一天就掀了继母的茶桌,怼得继妹哑口无言,对着渣爹更是冷嘲热讽:“您这买卖做得精,只可惜女儿不是货物。”
女主一边与伯府周旋,一边追查那欺骗闺蜜的男人。线索指向几人,女主只能冒险靠近。先是听说闲散王爷常在茶馆露面,女主算准时机“偶遇”,谁知脚下一绊,没扑进王爷怀里,反倒摔进个清冷挺拔的身影中。那人正是侯府世子男主,身兼刑部侍郎。侯府战功彪炳遭皇帝忌惮,才将男主留在京城磨性子。男主是个彻头彻尾的“案痴”,眼里只有卷宗,对京中钻营之辈嗤之以鼻,尤其厌恶女主那渣爹。看清女主的脸,再听闻女主的身份,男主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,分明把女主当成了攀附权贵的商户女,眼神里的鄙夷几乎要溢出来。
后来女主为查案接近侯府六公子,又好巧不巧被男主撞见。这下更糟,男主看女主的眼神,像是在看朝三暮四的戏子。说来也怪,女主走东男主偏往西,却总能撞个正着,仿佛冥冥中有种拉扯。
哪有那么多巧合?原来两人追的本是同一人——女主为救闺蜜,男主为查清江南修河款与赈灾款的贪腐案,目标早已悄然重叠。当男主终于明白女主那些看似轻浮的举动下,藏着对闺蜜“士为知己者死”的重情重义,态度骤变。看女主的眼神里,鄙夷褪成了惊艳,惊艳又酿成了心疼。
两人联手追凶,案情反转再反转,真凶最终伏法。可事了之后,女主头也不回地打包回江南。男主站在城门口,攥紧了拳头:那些并肩查案时悄悄冒头的情愫,难道真是自己自作多情?没等男主理清心绪,贪腐案竟牵扯出更深的黑手,连女主继父当年的死因也水落石出——竟是因撞见赈灾款猫腻被灭口!继父待女主恩重如山,此仇不报,女主寝食难安。于是,女主再入京城。
这次相见,男主先端着架子摆冷脸,气女主上次不告而别。可看女主对自己客客气气、半句不提过往,男主又慌了,拽着女主的衣袖红了耳根:“江南水土再好,也未必有……有我这里好。”联手追查真凶的路上,王爷成了神助攻,总在男主面前夸女主“聪慧果敢”,惹得男主醋意翻涌,反倒把心意剖白得更明白。最终,幕后黑手落网,太子被废,尘埃落定。
男主提着聘礼上门时,女主正坐在窗边看江南寄来的新茶。阳光落在女主发梢,男主轻声说:“侯府世子妃的位置,给你留着。”女主抬眸笑了,眼里映着男主的影子。
后来,哥哥成了伯府世子,将渣爹与继母赶去了乡下。据说渣爹再见母亲时,老泪纵横,可母亲只是淡淡转身,过往种种早已如云烟。而男女主,一个有勇有谋,一个能文能武,在京城的月光下,把日子过成了比江南春水更绵长的诗。
感兴趣入~
发布于:上海市